處理二氧化氮泄露三大步驟
發(fā)布時間:2017-07-05瀏覽次數(shù):2106返回列表
介紹處理二氧化氮泄露三大步驟
急救措施
皮膚接觸:大量清水沖洗,然后用肥皂清洗皮膚。
眼睛接觸:大量清水沖洗,就醫(yī)。
吸入:脫離現(xiàn)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給輸氧。如呼吸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就醫(yī)。
消防措施
危險特性:該品不會燃燒但可助燃。具有強氧化性。遇衣物、鋸末、棉花或其它可燃物能立即燃燒。與一般燃料或火箭燃料以及氯代烴等猛烈反應引起爆炸。遇水有性,作用隨水分含量增加而加劇。
有害燃燒產(chǎn)物:氮氧化物。
滅火方法:該品不燃。消防人員必須佩戴過濾式防毒面具(罩)或隔離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風向滅火。切斷氣源。噴水冷卻容器,可能的話將容器從火場移至空曠處。滅火劑:干粉、二氧化碳、霧狀水。
泄漏處理
應急處理:撤離泄漏污染區(qū)人員至上風處,并進行隔離,嚴格限制出入。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自給正壓式呼吸器,穿防毒服。盡可能切斷泄漏源。若是氣體,合理通風,加速擴散。噴霧狀水稀釋、溶解。構(gòu)筑圍堤或挖坑收容產(chǎn)生的大量廢水。漏氣容器要妥善處理,修復、檢驗后再用。若是液體,用大量水沖洗,洗水稀釋后放入廢水系統(tǒng)。若大量泄漏,構(gòu)筑圍堤或挖坑收容。噴霧狀水冷卻和稀釋蒸汽。用防爆泵轉(zhuǎn)移至槽車或收集器內(nèi),回收或運至廢物處理場所處置。
。切斷火源。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自給正壓式呼吸器,穿防毒服。盡可能切斷泄漏源。合理通風,加速擴散。漏氣容器要妥善處理,修復、檢驗后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