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產品目錄
- 品牌分類
PCR擴增儀選擇的兩大因素
發布時間:2017-06-22瀏覽次數:1767返回列表
導讀:如今PCR擴增儀已經越來越完善和智能化,對于選擇PCR擴增儀我們需要關注兩個問題一個是溫度的控制,再者就是人性化的設計,下面我們具體去聊一聊這兩個影響因素。
一、溫度控制
對普通PCR儀來說,溫度控制指標主要是指溫度的準確性、均勻性、以及升降溫速度,對梯度PCR儀來說,除了溫度的準確性和均勻性、升降溫速度以外,還必須考慮儀器在梯度模式和標準模式下是否具有同樣的溫度特性。
溫度的準確性是指樣品孔溫度與設定溫度的一致性,它直接關系到實驗的成敗。如果排除樣品加入過程中的問題,對于PCR反應而言重要的莫過于溫度控制的準確性,由于PCR是一個幾何級數擴增的過程,擴增過程中退火溫度的細微變化會被放大而直接影響結果,不論是變性、退火還是延伸都需要準確控制溫度,對退火溫度而言溫控顯的尤為重要,有時1度甚至0.5度的差異也能決定實驗的成功與失敗,所謂差之毫厘,謬之千里。因而對PCR擴增儀而言溫度控制就意味著質量。
溫度的均勻性是指樣品孔間的溫度差異,它關系到在不同樣品孔進行反應結果的一致性。我們在實驗中發現有時用同樣的樣品,同樣的PCR反應程序,后的結果竟然差異非常明顯,或許就是因為不同位置的溫度不均一性所致。一些使用過早期PCR儀的腦子格外靈光的研究人員偏愛使用PCR儀中間某幾個固定的孔,就是因為過往反復的教訓和認真的思索得出了這樣的結論,PCR儀的溫度均勻性不好,特別是外周的樣品孔情況差,很有可能影響實驗結果--即“位置的邊緣效應”會影響結果的可重復性。正是這種位置效應對定量PCR的結果的影響為明顯,所以后來才有Roche和Cobbett的離心式定量PCR的重大創新。
溫度控制除了度,還有一個廠家喜歡大力宣傳的指標--升降溫的速度。快的升降溫速度,可以縮短反應進行的時間,而且縮短了可能的非特異性結合、反應的時間,能提高PCR反應煌特異性。因此從本質而言溫控方式就從以前相對穩定耐用的機械式轉向了升降溫快速的半導體。除了機械本身的原因,影響升降溫速度的還有制作承托樣品管的基座模塊的材料的導熱性。
作為用戶來說,當然愿意選擇升降溫速度快的,這就像汽車上好看的表面配置一樣容易看到,而內在的穩定性和耐用性往往是看不到的而容易被忽略。必須注意到,儀器的升降溫速度和樣品管中的樣品的升降溫速度并非同一回事,因為樣品管與基座接觸的緊密性、導熱性、鄰近樣品管的相互影響都會影響樣品的實際升降溫速度。
現在的PCR儀一般具有兩種溫控模式,即模塊溫控模式(Block-control)和反應管溫控模式)(tube-control)。在模塊溫控模式下,機器根據探se器直接探se的溫控模塊(即承載樣品的金屬臺)的溫度進行控制,這種模式適用于長時間的靜態孵育(如連接、酶切、去磷酸化等)。反應管溫控模式實際上是一種模擬試管/PCR板的溫控模式,根據探se器所探測到的溫控模塊的溫度由計算機計算出管內/PCR板孔內樣品液的溫度來進行控制。一般說來,試管溫控為準確,因為管內樣品的溫度無法與溫控模塊同時達到預設溫度。特別是PCR反應中的孵育過程一般都很短暫(30秒或短),如果采用只有模塊溫控模式的話,反應混合物孵育的時間與程序設定的時間會有相當大的差距。而反應管控制的算法能自動補償時間,而且適合各種類型的反應管,確保反應混俁物按照程序設定的時間維持預設溫度。
有的PCR儀廠家推出了另一種溫控方式;熱敏電溫控模式。該方法將一個熱敏電插入一個專門的測量管中(管中裝有礦物油),反應進行時,將該測量管插入溫控模塊的樣品進行檢測。他們認為通過此途徑可以監測反應管內樣品的實際溫度,但這種方法未免有些華而不實;(1)測量管中礦物油的溫度變化與實際反應樣品的溫度變化未必一致;(2)因為測量管必須占用一個樣品孔,所以使用該溫控方式時就無法使用96孔PCR板作實驗。
二、儀器的功能性和人性化設計 當然是越簡單方便的設計符合用戶的要求。
熱蓋--現在的PCR儀一般均配備熱蓋,熱蓋溫度設為105℃,使樣品管頂部的溫度達到105℃左右,蒸發的反應液就不會產生凝集在管蓋上而改變反應體積,這樣用戶就無需再向反應管內加石蠟油,直接減少后繼反應的麻煩。如果是旋轉加壓的熱蓋就要特別小心,因為壓力到達時沒有明顯的提示,用戶需要根據經驗將熱蓋旋到合適位置,不太容易掌握。如果過松,熱蓋沒有充分接觸反應管而影響結果;如果過緊,則會導致反應管變形,甚至可能造成熱蓋的機械故障。新的ESP技術是指熱蓋加熱時不接觸樣品管,避免加熱樣品管導致非特異產物,等加熱到設定溫度后熱蓋下降,將樣品管壓入加熱模塊,下降時間和壓力都由電子控制。
樣品基座--PCR反應多在0.2或者0.5的管子中進行,多數PCR儀也配備了不同的可換樣品槽適配不同的樣品管。eppendorf有一個有趣的設計,一個槽內帶有0.2和0.5兩種不同樣品孔,不需換基座就可以分別使用兩種不同的反應管,或者96孔板,加原位適配器就可以變成原位PCR了。避免了換基座的麻煩。當然不同的反應管不可以同時使用的,因為高度不同,熱蓋不能作用。ABI的9700就可以換不同的樣品槽,樣品槽系列擴增到從0.5到標準96孔,到雙384孔板,分別適合不同的需要,相當靈活。
軟件--新的PCR儀都比較注重程序編寫的簡易性。大屏幕,顯示實時信息,,記憶存儲多個程序、自動斷電保護等都有助于實驗室中的復雜環境使用。程序儲存方面,有人覺得儲存程序的多少似乎意義不太大,但是對于實驗人員多、PCR儀每天運作頻繁的實驗室來說,每個使用者儲存自定義的PCR程序,確實能方便下一次的調用,會節約一些時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