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機器人不僅僅是“替代”人 更要“優于”人類
發布時間:2017-08-07瀏覽次數:1210返回列表
工業機器人不僅僅是“替代”人 更要“優于”人類
隨著《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發行將人工智能產業推向了資本的風口之上。其中的工業機器人更是作為資本在人工智能領域布局的細分方向,體現出大的投資潛力。人工智能與制造業的融合在推進制造業轉型升級方面更是意義重大。 這些年制造業企業大規模使用工業機器人,不但提升制造業智能化水平與生產效率,而且也促使了工業機器人產量的大幅增長。
人工智能技術標準、商業應用、產品數據以及推進產業升級等方面的統籌協作,工業機器人迎來了其發展的時期。目前制造業借助人工智能這一新興技術,產業開始從自動化逐漸向智能化轉變。工業機器也在我國制造業發展的過程中逐漸體現出自身價值。
就目前東莞而已,在過去的三年間進行了大規模推動機器換人,現在已經在此基礎上開始構建了智能制造全生態鏈。
據統計今年上半年我國工業機器人產量同比增長約52%,6月份的同比增幅更是高達61%,居所有工業產品之。
以上數據說明了是制造業加速轉型升級帶來的“供需兩旺”。一方面工業機器人的大量投入生產是制造業轉型升級、應對人力成本上漲的有效應對措施;另一方面則表明工業機器人作為戰略新興產業吸引了諸多資本入局,從而促使了其產能步入了釋放周期。
而且工業機器人行業現在也在發生著明顯的變化,從之前的自動化生產到現在借助更多的前沿技術,如視覺感知、大數據以及云計算、人工智能技術,現在的工業機器人產品已經能夠為下游生產制造企業帶來更大的價值,甚至可以說能夠下游產業的變革。
廣東作為制造業的大省,也是早發展工業機器人的地方。到2016年廣東工業機器人總量已經達到了6萬臺,這個數據幾乎達到機器人總量的20%。現在工業機器人被應用到制造業生產的各個環節從而大大提高了生產的質量與效率。
隨著工業機器人應用市場的火爆也吸引了一大批工業機器人企業落戶廣東,這也將我國工業機器人的市場發展推向了一個全新的高度。
總體來看工業機器人市場仍舊有很多領域沒有開拓。比如說對生產設備的監控、分析、判斷、調整等工作,這些工作在以前靠單純的人工是難以做到的。因此工業機器人的定位不僅僅是“替代”人類,更·要“優于”人類,才能更具發展空間。
北京百思佳特公司主營行業:儀器儀表/實驗設備/礦用設備/石油產品/教學儀器/醫療器械





